近日,中国力学学会公布2024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名单,我院王笑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机器人手眼系统中的运动学标定》(指导教师:宋汉文教授)成功入选(全国共10篇)。此前,刘作林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数据驱动的折纸结构参数辨识与动力学建模》(指导教师:徐鉴教授)亦荣获2022年度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国共9篇)。这两项相隔两年、均产生于我院力学学科动力学与控制方向的重要成果,是学院在长期扎实积淀基础上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持续跃升的生动体现,体现学院在该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前沿科学研究方面的持续领先地位。


“中国力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由中国力学学会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力学学科评议组联合组织评选,是我国力学学科最高水平的博士论文奖项,评选标准严格,竞争激烈。连续两届获奖,标志着同济大学航力学院在国家级高层次力学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持续突破,也印证了我院在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的科研创新能力与博士生培养质量已稳居国内前列。
近年来,同济大学航力学院动力学学科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在复杂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等领域持续深耕,构建了机制完善、成果显著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刘作林博士聚焦折纸超结构数据驱动动力学模型重构及机械计算研究,在《Advanced Science》《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系列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多项课题,并先后入选上海市超级博士后、中国力学学会青年人才蓄水池项目和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王笑博士后(合作导师:徐鉴教授)致力于几何力学框架下的机器人运动学标定方法研究,创新提出基于旋量-李代数-李群的机器人系统建模方法,构建了机器人运动学的几何-代数分析体系,相关成果在《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等机器人领域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近年来,我院多篇学位论文先后入选上海市力学学会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优秀论文,充分体现我院在力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方面的深厚积累与显著成效,标志着学院已形成稳定高效的高质量人才产出机制。面向未来,同济大学航力学院将继续强化育人根基,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高水平人才,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同济力量。
上海市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汇编
序号 | 学号 | 姓名 | 导师 | 年份 | 学位论文题目 | 获奖单位 |
1 | 1610510 | 石川千 | 聂国华 | 2022 | 可延展柔性异质集成仿生电子皮肤设计及人体健康监测研究 | 上海市力学学会 |
2 | 1510529 | 刘作林 | 徐鉴 | 2022 | 数据驱动的折纸结构参数辨识与动力学建模 | 上海市力学学会 |
3 | 1810409 | 刘伟 | 周跃亭 | 2023 | 第二类电渗流中旋涡的标度律及其抑制策略 | 上海市力学学会 |
4 | 1910087 | 龙昱 | 李岩 | 2023 | 3D打印连续植物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力学高性能化研究 | 上海市力学学会 |
5 | 1710059 | 钱志浩 | 王莉华 | 2023 | 流固耦合分析的高效高精度无网格法研究 | 上海市力学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