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党员前辈谆谆教诲,勇担民族复兴伟大使命

 

   326日下午,学院一行入党发展对象同学有幸采访到了我院原党委书记陈立丰教授,听他讲述了自己百折不挠的人生故事、老当益壮的工作经历,大家深受启发、备受鼓舞。

在退休前一年的20048月,陈立丰教授被检查得了胃癌。是党组织的亲切关怀,同事们和亲人的关心,给了他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想到母校老校长、共产党员、著名物理学家谢希德教授与癌症勇敢斗争、坚持工作,在病床上始终坚强乐观、始终心系师生、心系为之奋斗一生的新中国物理事业,这为陈教授树立了学习的榜样。陈教授很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勇敢乐观地面对疾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经过两次手术,六次化疗,他又回到了校园。

陈教授退休时面临着是全身而退回到家里养病,还是重返学校力所能及地再做些事的选择。陈教授回忆起自己受党组织几十年教育培养的成长历程,无数革命先烈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光辉形象是他学习的楷模,无数优秀共产党员为党为国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是他永远学习的榜样,北大荒和四川凉山州的艰苦生活和工作的经历锤炼了他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更为他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是党组织把他从一名大学生教育培养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从一名普通教师锻炼成长为一名大学校长。陈教授感恩几十年党的教育、关爱和培养。他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祖国航空事业、热爱三尺讲台,他和学校、和学生有割不断的浓浓情结,认为应该回到学校继续尽自己所能做一些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事。于是他不顾自己身患癌症,毅然向党组织提出自愿参加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

最初陈教授担任了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关工委分会的常务副主任。在学院党委领导下,他边学边干,和其他老同志以及青年教师一起走到大学生中,积极主动开展了各项关心下一代的活动。他参加了学院教学督导工作,深入到教室、实验室认真听课,并把自己多年在教学一线滚爬摸打的经验教训和教书育人的体会与青年教师交流分享。他参加了大学生党建工作,每学期给大学生们上坚持党的宗旨,践行党的宗旨等内容的党课。为了更好帮助大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锻炼成长,他组织和带领大学生们走出校门,到中学指导中学生开展航空科普活动,到社区开展学雷锋为人民服务活动,帮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他自己也到中学为中学生做弘扬中国航空航天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报告等。

后来学校党委任命陈教授担任学校关工委副主任,工作领域更广了,工作任务更重了,工作要求也更高了。此后十几年来在学校党委领导下,他团结带领全校广大关工委老同志,认真学习、积极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同济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模式。他主动和杨浦区关工委,杨浦区教育系统关工委一起创建了大学校区、中小学校区、街道社区的三区融合共同育人关心下一代工作模式。这在空间和时间上大大丰富和延伸了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内涵。至今我校已有13个学院和杨浦区12所中小学及相关街道社区共建了我校大学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

在校党委领导下,陈教授和校关工委老同志一起深入各学院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学院分会发挥学院学科特色,创新关心下一代活动。他和老同志们一起参加各学院分会举办的师生面对面谈心活动,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同学们平等交流、坦诚沟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他和老同志们一起到新生院参加中国梦同济情的感恩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和广大新生一起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激发同学们发愤图强,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但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没有停步,陈教授依旧在线上为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的同学们上“光辉的历程——新中国的航空事业”的党课,教育同学们继承和发扬航空英雄模范和科学家的航空报国精神。

正当陈教授和老同志们一起满怀热情不断推进和深化我校关心下一代各项活动时,2020下半年病魔又一次悄悄袭来,陈教授被检查患了前列腺癌。再一次面临人生的严峻考验之际,陈教授想到我国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院士,他长年担任我国核试验领导工作,因长年积劳成疾,不幸身患直肠癌,但他勇敢面对并与病魔斗争,即使在他生命最后几个月的时间里,他还在病床上坚持完成了《规范论》一书等。邓老的事迹深深教育感动了陈教授,使他面对第二次癌症时意志更坚强,心态更淡定。陈教授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手术后不久又精神饱满地回到了学校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陈教授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关心下一代工作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更信心百倍要把全部力量奉献给关心下一代这一伟大而崇高的事业。”

十几年来陈教授勇敢战胜癌症,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感人事迹,让我们深刻领会到:要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刻苦学习,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奋斗姿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们青年一代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勇敢斗争,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